“语文85分、数学88分……”这是小学二年级学生希希最近的考试成绩。看似普通的成绩,对患有自闭症的希希来说,却来之不易。4月21日,希希的妈妈拿到孩子的成绩单,激动地喜极而泣,对湖北襄阳市妇幼保健院的康复老师连声致谢。
2019年5月,希希来到湖北襄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当时,希希患有严重的社交障碍,医生叫希希名字时,他没有反应,也不愿意与人进行目光对视,不会分享,不会参照,不能与人共情。希希的家长叙述说,希希平时爱独自玩耍,不喜欢与小朋友相处,还有严重“鹦鹉学舌”的症状,喜欢反复不停地按开关、按键盘。
希希在襄阳市妇幼保健院逐日康复(通讯员供图)
针对希希的情况,襄阳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通过系统评估、行为观察、辅助检查,最后诊断希希为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中心老师根据评估水平,为希希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开展了以“结构化—社交—行为(BSR)”为主的特殊教育及训练,包括“个别辅导课、运动课、小食课、游戏课、音乐课、经颅磁”等内容,一对一、面对面地训练,提高希希认知、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和改善大运动、精细运动的运动能力,重点训练其交往互动能力。
希希除了在院训练,康复中心老师还对其家长开展理论和实操的培训,让家长改变和希希的沟通方式,并且能开展家庭训练。在家长和康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希希进步很大,经过2年多的训练,希希复评结果明显好转,智力水平基本恢复正常,社交技能、生活自理、学习能力等大大提高,并如愿进入普通小学。
“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很多,也爱学习了,每天放学都会跟我说今天老师教了什么内容,还会讲故事给我听,在学校交了不少好朋友。”希希妈妈开心地说。看到希希的进步和回归校园,每个康复治疗师都倍感欣慰。
襄阳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罗玉梅介绍,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以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狭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部分患儿还有感知觉异常,且在3岁前发病,自闭症根据临床表现又分轻、中、重三种程度。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核心症状,即促进社会交往能力、言语和非言语交流能力的发展,减少刻板重复行为。同时,促进智力发展,力争使部分患儿在成年后具有独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罗玉梅提醒,家长们一旦发现孩子的语言、社交、行为、认知等方面出现异常,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咨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及早识别、及早干预、及早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孤独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