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宝妈亲身讲述:自闭症“园艺疗法”给我带来希望

2023-09-02 08:29 来源:今日自闭症 今日自闭症 字号: | |

能与园艺疗法结缘,源于我有一个孤独症儿子。

万事万物皆有缘分,我搜遍全网,终于找到了萌萌老师的线上课程,感恩感谢萌萌老师,她是拓荒者。在中国,园艺疗法还在起步阶段,百度搜索都找不到园艺疗法的线上课程,在此特别感谢萌萌老师,让我能结缘园艺疗法。

萌萌老师说,学习园艺疗法,用绿色治愈自己和他人,深以为然,她倾尽全心传授着园艺疗法——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习园艺疗法的初衷是为了康复儿子,疗愈儿子,意外的是疗愈了我自己。

学习过程中有太多的感悟,作为初学者,深知园艺疗法博大精深,在此我班门弄斧浅谈对园艺疗法与孤独症康复的一些个人思考。

园艺疗法原理是通过人的五感而起作用,通过我们的五大感觉器官,眼耳手鼻口去感知感受多彩的世界。

多年来我和儿子一直倍受煎熬,儿子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导致他学习间接经验非常困难,坐在课桌前像普通孩子那样通过阅读或者图片理解鸟语花香真是举步维艰。

当萌萌老师娓娓道来五感体验时,让我眼前一亮,五感体验对儿子太重要了———眼睛看到,鼻子闻到,嘴巴尝到,小手摸到,亲临其境,真实体验。

我想起了一段颇有感触的经历。

每年暑假我会带儿子去农村体验生活。我认为孤独症儿童,走出家门走出教室,到真实的社会场景中摸爬滚打至关重要。

感恩辉哥哥一家人无条件的接纳和关爱,儿子每年暑假都快乐地放飞着自我,体验着田园生活的快乐。儿子跟随一家人去地里拔花生,洗花生,然后煮花生,最后一家人围坐一起其乐融融地品尝花生。

暑假结束后,我们回到城市,一节个训课上,老师拿了很多坚果的图片,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听到儿子大声的说这是花生,当时的我特别惊讶。

多年以来,儿子学习物品的名称是需要不断重复,很多次的学习,但这次他眼睛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要知道长期以来,他是缺乏自信的,说话声音特别小。学习了园艺疗法,我顿悟五感体验,让儿子的成长插上了一对坚毅的翅膀。

园艺疗法目标设置的原则,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

园艺疗法目标设置的原则,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多年来我上下求索,怎样设置教育目标,实施康复教育,才能让儿子的世界越来越大,路越走越宽。我在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之间左右摇摆,时常不知所措。

通过萌萌老师的讲授,我豁然开朗,一下子明白了,两者并不矛盾,我们可以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孩子的康复之路在哪里?

如何促进孩子认知能力自理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的同时,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孩子健康的人格,拥有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自信阳光等良好品质,我们有明确的长期目标吗?

我们能把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向孩子的美好未来进发吗?我相信太多的家庭都有同样的困惑。

萌萌老师启发了我,让我对目标的设置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三步走战略,孩子的近期目标,远期目标和最终目标。

缓解孩子的情绪,塑造孩子的健康情绪。

设置符合孩子的综合能力水平的近期目标,如萌萌老师分享的范例,孤独症儿童园艺疗法第一课从认识土壤开始。

我开始深入思考如何让孩子参与照顾植物,发展他的认知,发展他的配合合作能力,发展他的情绪情感体验,感受感知获得劳动成果的快乐。

一个植物,从一颗种子,到发芽,到长大,到采摘,到烹饪,到一起品尝,整个流程是一个宏观整体,先让孩子有整体认知,同时活动不能太复杂,孩子易操作,尽量每个环节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并且要有孩子喜欢的元素,比如儿子爱玩水。

我选择了发豆芽,让孩子看到绿豆种子,通过孩子每天的照顾换水,发芽,长大,一起洗豆芽,炒豆芽,品尝豆芽。做了几次,孩子有了一个整体的初步认知。我思索,发芽,这个过程,豆芽不具备更普遍的意义。

我又选择跟孩子一起培育豌豆苗,水培。

通过观察豌豆的变化能够直观感受发芽,芽是朝上生长的,根是朝下扎根的。每天喷水,照顾,豌豆苗长大,收割,炒菜,品尝,整个过程会比较直观的看到种子,发芽,植物的根。由于土壤种植,播种,把种子埋在土里,等待,发芽,长大,采摘整个过程时间跨度比较大,我选择在做了上面的功课后,再开始做土壤种植。

这是一个又一个很具体的近期目标。

通过一步一步的落实实施,拆分了课题,给孩子搭好梯子,让孩子参与度越来越高,提升了孩子的认知,发展了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孩子理解后再进行下一步,并且不断调整目标。

这正是萌萌老师园艺疗法的目标设置理念,教会我设置目标一定要具体化,可行,双方可接受,同时园艺疗法活动是动态的不断调整的过程。

通过园艺活动,长期对儿子进行疗愈,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实现通过自己的努力有力量感有操控感地收获丰收的果实,体验成功的喜悦。

同时培养他的学习能力,让他具备学习的能力,比如跟随别人模仿,看,听,做,交流,反复练习。

一个人是否具备学习能力太重要了,孤独症儿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很大的学习障碍,通过园艺活动,能够不断打磨塑造孩子的学习力。

人际关系的能力,与人配合合作交流的能力,抗挫折能力,热爱劳动,勤劳坚韧等品质,通过园艺疗法,都能得以发展。长远目标是全方位促进孩子发展出健康的人格。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孩子的自我成长,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立自强,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生活的自信心,自我认可自己,自食其力,有尊严的生活。

孤独症儿童真的喜欢孤独吗?

我觉得他们一点也不喜欢形单影只,他们需要亲情,友情,需要心灵的慰籍,他们内心有跟你我一模一样的情绪情感,他们期盼跟人玩耍嬉戏,他们需要被关注,他们需要被关爱,他们同样会恐惧难过焦虑忧伤,他们也会想念亲人。

因为广泛性发育障碍导致他们先天能力缺失,无论多么想加入普通人的生活总是被无情的挡在了门外。

我们家长很多时候蒙上双眼不看也不想看到他们自身的客观存在的各种发育障碍,这是否是很多孤独症儿童情绪问题爆发的原因呢?我们家长真正做到接纳孩子了吗?

普通人压力过大情感受挫遭遇失败等,都会出现抑郁失落伤感等情绪,说出来哭出来喊出来,问题严重去就医。

而孤独症儿童他们无法表达出来,身边的亲人也未必能读懂他们的内心,或者说更多的家长都在关注他们认知语言进步了多少,有没有朋友?

园艺疗法,是适合孤独症人士的一种生活方式,能够贯穿人生始终。

他们表达不出来内心的恐惧焦虑抑郁,但在自然里植物中,疗愈自己,调试自己,园艺活动带给他们宁静和快乐。

与此同时,园艺疗法能够提升认知增强技能,各种植物,种植程序,春夏秋冬的时间概念,生命从种子到收获的轮回。

最后我认为园艺疗法需要大力推广。

比如城市绿化,加入园艺疗法的元素。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大龄孤独症人士托养中心,老人养老中心等都迫切需要园艺疗法。

孤独症儿童像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他们总有绽放的那一天,温暖的阳光肥沃的土壤悉心的照顾耐心的陪伴适时的修剪枝叶无条件的接纳和永恒的爱,更重要的是家长们具备静待花开的笃定,持之以恒的永不言弃。

园艺疗法,疗愈着我,疗愈着儿子,我们康复的路上,多了青山绿水,鸟语花香。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孤独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