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自闭症先驱、“发烧效应”发现者Sullivan博士

2024-02-03 03:00 来源:今日自闭症 今日自闭症 字号: | |

RuthC.Sullivan博士于2021年9月16日在西佛吉尼亚Huntington市去世,享年97岁。她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批自闭症家长,以草根身份全力推动美国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对自闭症患者的支持,为自闭症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Sullivan博士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首先注意到了自闭症患者中的“发烧效应”,即患者在发烧的时候,自闭症状大幅度缓解甚至消失。虽然对“发烧效应”的研究一直非常欠缺,直到2020年才有第一项动物实验,但“发烧效应”现象的存在,表明至少对于部分患者,自闭症是可逆的,因而是可能治愈的。

椰菜君曾经就这个方面的研究做了一些调研,资料汇集在公众号的“发烧,热的是希望”专题里面;还曾经就此写了一本小册子《从发烧到西兰花》供有兴趣的读者了解。

为纪念Sullivan博士,今天贴出该小册子的第3章。

露丝•沙利文的直觉

“就好像他突然对周围的事情有了更好的理解一样。”——Sullivan

1968年,沙利文被选为美国自闭症儿童全国协会的主席,并在此后多年内长期担任这一职务。

亲爱的读者们,坐在这个位置上可不是一件享乐的事情。

沙利文觉得,用“乌鸦窝”一一海船主桅杆最高点的瞭望台一一来描述这个位置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她必须像猎食的乌鸦一样,“纵观着不断变换的场景,随时准备叫喊出可能让甲板上众多船员们感兴趣的任何事情。”

作为自闭症患者的母亲,沙利文和其他患者家长一样,心里有一个特别强烈的念头,那就是探求任何可能导致自闭症的因素。

“乌鸦窝”这样一个独特的位置,使得沙利文能够和全国的自闭症患者家长交流,收集到各种各样的蛛丝马迹。由于沙利文还同时担任刚创刊不久的美国《自闭症和发育问题杂志》“父母有话说”专栏的作家,她因此有机会能够将汇总的信息分享给那些致力于自闭症研究的医生和学者,期望扩大他们的视野,推进自闭症治疗研究。

在1975年第5卷第2期的《自闭症和发育问题杂志》里,沙利文汇总了三个她猜测可能与自闭症有关的因素:关节炎、乳糜泻和抑郁症。请注意,这里的乳糜泻就是现在流行的自闭症无酪饮食疗法的肇始。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她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我注意到我那15岁的自闭症儿子,在他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像在几次发高烧时那样,如此地接近正常孩子的状态。几个月前,我从另一位母亲,家住新泽西州的Martha那里,听到同样的事情。她在给我的信中写道:‘我和你说,当我听到你说约瑟夫在发烧时状态变得很好的时候,我心里是多么地震惊和高兴。我在我家桑迪身上看到过这样的现象,但你的答复第一次证实了我并没有看错。现在我在其他人那里也听到了这样的事情。有次当我谈到此事时,我儿子学校的一位家长接口说:‘哦,是的,我知道这种事儿。我儿子迈克尔在发烧的时候,几乎就是完全正常的。‘”

在注意到儿子约瑟夫这种奇怪事情短短一年之内,她就收集到了5个同样事例。

沙利文很谨慎地将这个现象称为“hunches",也就是“直觉”的意思,表示她仅仅是出于一位母亲的直觉,而认为这个现象可能和自闭症有关。

遗憾的是,貌似并没有哪位医生,或者研究者,对此表现出兴趣。

在当年这是可以完全理解的,那时人们对自闭症了解不多,精神疾病治疗领域还是精神分析法的天下,主流医学观点并不认为自闭症是一种生理疾病。

到了1980年,没有气馁的沙利文在《自闭症和发育问题杂志》第10卷第2期中再次发文,不仅专门把这种自闭症患者发烧时变得正常的现象单独列出来,还主动出击,咨询了数位医生和科学家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沙利文在文中首先发问:为什么某些自闭症儿童在高烧期间更像正常儿童?

接着她确切定义了这种现象:

那些对这种现象不熟悉的人可能会说:“是吗?但你要知道,大多数正常孩子在生病发烧时也会变得很安静啊!”但我想要说的是:自闭症患者在发烧时出现的这种变化,不仅仅只是变得安静。事实上,那是一种明朗的、正面的安静;就好像他突然对周围的事情有了更好的理解一样。在我认识或听说过的有这种现象的自闭症患儿中,在发烧时他们的沟通能力也会出现改善。但是在发烧消退后,这些行为改善和能力增强都会消退。

沙利文还提到:

出乎意料的是,那些没有意识到自己孩子有这种发烧现象的父母,也给我提供了相关信息。杰瑞是一位住在护养机构的19岁患者。他的母亲告诉我说:“我们有一次非同寻常的回家之旅。杰瑞在圣诞节的时候,带着流感和高烧回家了。令我们感到惊奇的是,他远比我们之前见到他的时候更接近正常的状态。在差不多两个小时时间内,他坐在那里,看着他父亲竖起圣诞树,和我们一起唱圣诞歌,并且同我们进行了真正的谈话。我们对此感到非常奇怪:发烧和疾病到底是如何让他放弃了对外界的戒备,变得如此平易近人?

沙利文也看到,一位专栏作家JesseFoy在一篇关于她患自闭症的儿子比利的文章里写道:

“是的,比利得了腮腺炎,他真的病了。但他是一个好病人,会很配合地服用药物。而且奇怪的是,当他生病时,他说的话总是比在他没病的时候显得更加清醒。”

这样的故事如此之多,沙利文开始相信,发烧效应对自闭症研究会有重要意义。

她注意到,耶鲁大学的几位药理学家在1978的时候曾发现,在高烧期间,大鼠的下丘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一种神经递质)的周转率增加了三倍;但大脑的其它部分却没有出现这种变化。然而反过来,降低体温并不能引起(下丘脑中)去甲肾上腺素周转率出现明显的变化。

在大脑中,下丘脑控制发烧,蓝斑核控制去甲肾上腺素的生成,同时蓝核斑接受下丘脑的信号输入。由于去甲肾上腺素对脑的大多数部位具有兴奋性作用,加强觉醒状态,并预备脑的神经元接受未来刺激的响应,因此蓝斑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投射范围很广,目标区包括脊髓、小脑、下丘脑、丘脑、杏仁核、端脑基底部、大脑皮质。据估计,蓝斑内的单个神经元可以通过其巨大的轴突分支激活几乎整个大脑皮质。

沙利文据此猜测道:

如果从这种动物模型出发,能够证实人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在高烧期间也会迅速增加,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根据现有的神经药理学模型,或多或少地解释这种自闭症患者的发烧效应?

在几位接受了沙利文提问的医学专家中,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精神病学系的MagdaCampbell博士的回复特别振奋人心。他在回信中写道:

“在过去20年中,贝尔维尤精神病医院的(BellevuePsychiatricHospital)儿童部中有超过150名2至7岁的儿童接受了自闭症诊断,并参加了综合治疗计划。作为医生,我们也观察到了这种发烧现象。一些儿童在高烧时会出现如下行为变化:社会退缩明显减少、警觉性增强、言辞增加;言语变得更具有沟通性;而且一般来说,他们还表现出一种以前没有观察到的,试图同成年人进行交流和接触的行为。这些行为上的积极变化显然与疾病和发烧导致的高温有关。当孩子们康复后,这些行为上的改善就消失了。然而与许多正常儿童不同,这些自闭症儿童在发高烧时似乎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身体不适。”

他还列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

“在1980年1月,我们医院爆发了一次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普遍发烧到华氏102°度(摄氏38.9)。在此期间,工作人员注意到自闭症患儿出现了明显的行为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与成人和同龄人互动的增加、注意力集中时间的增长、以及适应能力的提高。在发烧结束后的几天内,大多数改善都趋向于消退。”

虽然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种“发烧效应”,Campbell博士推测认为,自闭症可能和负责调节体温的下丘脑有关,自闭症儿童可能存在下丘脑功能障碍,因而自闭症症状会受到发烧的影响。

另一位医学专家,华盛顿特区儿童科研中心的MaryColeman医学博士指出:

“高烧时出现行为改善的现象并不仅限于自闭症患者。其它一些神经功能障碍疾病患者,比如多动症患者、某些类型的癫痫患者和运动障碍患者,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他猜测说,自闭症患者的这种现象可能与体内酪氨酸代谢途径存在障碍有关,比如某些患者体内的多巴胺B-羟化酶功能缺失,导致两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一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出现问题。

耶鲁大学医学院儿童研究中心的DonaldJ.Cohen医学博士和BarbaraCaparu-lo科学硕士也表示:

“在我们的研究中,听到自闭症患儿父母报告说他们的孩子在发烧期间会表现得更好是一件常事。”

然而他们认为,自闭症患者的这种“发烧效应“应该类似人们在受到压力时出现的能力突然爆发现象:

“我们也看到某些自闭症患儿在接受某些治疗时,也出现过同样戏剧性但不幸也同样是短暂的行为改善。例如,在进行静脉穿刺时,一些几年来都不吭声的儿童会突然说:”现在就走!现在走吧!”,或者“拔出针来!妈妈,把它拔出来!”

这两位研究者提出:

“某些自闭症儿童在发热期间出现的行为改善,也许可以类比于人们在受到环境压力(如抽血)下出现的行为改变。身体的患病状态有可能会唤醒并短暂地提高那些促进注意力集中的神经系统的功能。我们也知道,自闭症儿童的实际表现往往不如他们的潜在能力。。。疾病或疼痛带来的压力。。。可能。。。使自闭症儿童的实际表现能与他们潜在能力相一致。”

他们还警告说,

“在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功能障碍方面,基于神经化学和环境的策略可能会有效果。但是,真的实施起来则需要非常地谨慎。简单的神经化学干预,例如使用能够影响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物,会由于大脑复杂的稳态机制,以及药物可能的多效应因素,而不太可能产生预期的治疗效果。”

虽然这些医学专家对沙利文的为什么某些自闭症儿童在高烧期间更像正常儿童这个问题持有不同的意见和猜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他们都认为,自闭症患者的这种“发烧效应”不但确实存在,而且还有相当的普遍性。

沙利文的这篇文章是正规科学出版物对“发烧效应”的首次记载。作为知名的社会活动家,在此后的岁月里,她把解决和使用“发烧效应”的问题留给了科学界。我们在后文可以看到,“发烧效应”的存在,让研究者有理由相信自闭症是一种基于生理因素的可逆病症,并激励他们去寻找自闭症治疗药物。

用下面这首龚自珍的诗来描述沙利文博士的贡献,大概是合适的:

河汾房杜有人疑,

名位千秋处士卑。

一事平生无埼航,

但开风气不为师。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孤独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