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语言理解能力,这10种简单的方法一定要知道!

2025-02-17 09:36 来源:今日自闭症 今日自闭症 字号: | |

想让孩子学会用说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首先你得确定孩子已经明白一些常用语的意思。也就是说,当你苦恼于孩子不会表达时,一定不要忽略了前期孩子的语言理解启发铺垫到位。

今天就教大家给孩子建立良好的语言理解基础。

语言理解

1、先学听,后学讲

跟孩子说话时,要先取得孩子的注意,可叫TA的名字,轻拍TA,当孩子望着你时才跟TA说话;此外,一个清静的环境能帮助孩子集中精神,聆听你的说话,增加学习机会。

2、说话生动又清楚

与孩子说话时声线要柔和,音调多并抑扬顿挫,让TA觉得说话是件轻松有趣的事;同时,速度要慢说的要清楚,这可以辅助孩子理解。

3、用浅显的字眼,长话短说

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对TA说话简短易懂是最好的,例如对两岁前的小朋友说:「拿水杯」而不是「拿个水杯妈妈喝水」。说话时你也可以加上一些常用的手势来帮助孩子明白含义。

4、轻松自的氛围

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下学说话,在孩子不愿意的情况下,不要强迫TA在人前说话或表演,这只会弄巧成拙,不利于孩子语言的发展。

5、跟随孩子的兴趣

  • 跟随孩子的兴趣,让TA作主导。例如孩子爱玩积木,就利用与TA玩积木时跟TA说话:「俊俊玩积木」「叠高」「开车」。

  • 选择孩子精神状态佳及心情愉快时与TA玩耍,玩的时间不需要太长,但亲子双方都必须投入。

  • 游戏或玩具要配合孩子的年龄,发展阶段和兴趣,以增加孩子的投入感及成功感。

6、把握说话的机会,多谈眼前的事物

例如:

  • 跟孩子洗澡—— 谈身体各部分

  • 到市场—— 告诉孩子你要买的东西

  • 看书—— 形容一下书内的图画或说简单的故事

  • 出外游玩—— 告诉孩子沿途所见的事物

你是孩子最佳的说话模仿对象。尽量多跟孩子谈眼前的事物和日常的活动,例如新事物的名称及用途。鼓励孩子模仿说出来,但不要勉强TA。

也可把相关的说话和动作连在一起,例如当妈妈在洗碗时说:「妈妈在洗碗。」或当爸爸在扫地时说:「爸爸在扫地。」

利用不同的问句,提高孩子在日常应对的理解及表达能力。例如吃东西时问孩子「好吃吗」「吃饱了吗」等。

当孩子能熟练地使用一些词汇时,你便可以耐心地去鼓励孩子把单词组合成双词或短句。

7、鼓励孩子自己说

多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耐心聆听和猜想TA要表达的意思。你不要因为着急就代替TA说话,也不要让哥哥姐姐代TA说话。例如:孩子想要东西时,等孩子说出要求,才把东西给TA,趁机教TA说物件的名称。

8、孩子说话或发声要及时回应

●多聆听孩子,要即时回应和赞赏TA的发声或说话。

●这阶段不必要求孩子发音准确,如果TA咬字不清,你用正确的发音复述一遍即可。●不要模仿孩子的错音来逗TA玩,以免增加孩子重复错音的机会。

9、积极态度和赞赏

采取正面积极的态度。不要因孩子说得不好而取笑TA,怪责TA,反而要表扬孩子已尽力去尝试了。

10、提供其它启发性学习环境

安排合适的社交活动,例如带孩子到游乐场玩,参加小朋友的生日会等,亦可考虑安排TA进幼儿园学习,让孩子多接触其它小朋友,借以帮助孩子学习说话和与人沟通。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孤独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