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宝认知能力干预训练方法

2025-04-05 09:14 来源:今日自闭症 今日自闭症 字号: | |

认知过程是对思维和行为的支配,而其中关注能力和逻辑联系能力尤为重要,以致到社会认知阶段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星宝的关注能力和逻辑联系能力与普通孩子相比有何不同?

640.jpg

关注能力

研究表明,大多数的星宝都过于敏感,尤其对感官刺激存在异常的反应,这些感官问题影响了TA们的注意力,无法很好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其后果是出现沉湎于相同的重复刺激行为倾向。

星宝呈现出的“选择性注意”,难以注意到刺激物的多重特征,也难以确定它最有意义的特征。相反,TA们关注于较少的特征和相关暗示上。所以,有时不经意的讲话反而星宝会认真听,家长叫星宝却得不到回应。

逻辑联系能力

星宝处理信息的方式,和普通孩子这种复杂和顺畅的方式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

比如,一个普通孩子,当TA看到一个新动物的时候,会运用不同的感觉渠道来注意它的各项分离属性,倾听这个动物的语言信息,并且把某种情感和这个动物关联起来,把这个动物的所有属性和其他动物(不论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的相似属性联系起来,赋予感官感受

把所有的语言信息片断和动物的知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更新过的“动物”概念。

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语言的运用能力是相互作用和具有联系的,而注意力的开始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据浩浩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其自身的特点,老师拟定了认知训练计划。

4种训练方法 + 6个阶段成长 + 命名提问法

4种训练方法

1、注意力的训练:注意力是任何良好学习的前提,首先训练孩子的视觉注意,每次发指令或有语言交流的时候必须保证孩子的眼睛是看着训练者的,保证孩子对信息的接收,如果在指令传达的过程中孩子的眼神离开则马上停止指令的传达,有注意力了再继续,直到孩子的注意力保证完整指令的接收。

2、强化物的使用: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发现:孩子的听觉功能优势于视觉功能,且从指令的接收到指令的处理再到指令的执行回路反应时间较长;孩子的听觉记忆时间较长,在第二个回合训练中孩子的听觉反应还处于第一个回合训练的指令中,根据孩子的这一情况,处理策略是适当延长强化物的消费时间,以给予孩子上一个指令的消除时间。

3、思维注意的训练:根据孩子已掌握的三种物品(指认)中采取随机(两张),指认的策略使孩子真正经过对指令的处理后做出正确响应。

4、扩展思维范围的训练:在随机阶段达到百分之百的正确率后采取在已掌握的三种物品中扩展指认以扩展孩子的思维范围。

4种训练方法 + 6个阶段成长 + 命名提问法

6个发展阶段

1、主体认知学习阶段:在每学习一个新的物品时,把它放在已掌握的物品中随机扩展指认学习,有了前四个训练阶段的基础后,此阶段的学习较之前进度快了一些。

2、扩展认知学习阶段:在经过第5个阶段后,在至少四种物品中扩展指认,进一步使孩子真正掌握和巩固。

3、多项扩展寻找阶段:在经过以上阶段后,让孩子在至少15种以上的物品中找出指定的物品。

4、多项扩展翻找阶段:让孩子的至少10种以上的反面物品卡片中翻找出指定的物品。

5、同时指认两张卡片阶段:在至少10种物品卡片中同时指认其中两张指定卡片。

6、同时翻找两张卡片阶段:在至少10种反面物品卡片中同时翻找其中两张指定卡片。

4种训练方法 + 6个阶段成长+命名提问法

命名提问法

★ 命名物品:在经过了以上10个阶段的学习后孩子已掌握了至少100种物品的认知,但不会命名,通过不断反复闪卡的方式使孩子逐步把所学认知(物品)和语言结合起来,以形成对物品的命名能力。

★ 命名身体部位

★ 命名动作

★回答“这是谁的?”的问题

★学习问问题:提问“这是什么”的问题。孩子在经过了以上学习积累后掌握了大部分常见物品名、动作等,但是仍会碰到不认识的物品,为了激发孩子的主动学习,遇到孩子不认识的物品时,教孩子提问:“这是什么?”在任何环境下的掌握和泛化都较好。

★提问“这是谁?”的问题:在碰到不认识物品的时候孩子会问“这是什么?”为了让孩子区分人和物,在碰到不认识的人时,提示孩子问“这是谁?”已基本掌握但还需泛化。

★提问“某人在干什么?”的问题:为了区分物品和动作,在遇到不认识的动作的时候,提示孩子问“谁谁谁在干什么?”偶尔需半提示。

老师指导

在对孩子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先取得孩子的信任,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保证后续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家长们在借鉴上述过程时要灵活调整,认知训练完成回归家庭后仍要结合日常生活继续练习,使孩子在学校的训练得到最好的泛化和应用。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孤独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