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力发展所经历的四个阶段

2024-10-17 09:18 来源:今日自闭症 今日自闭症 字号: | |

对康复师干预体系稍有了解的家长应该都知道四阶图,即孩子能力发展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其中一阶是基础阶段,基本内容和目标是从激发孩子的底层需求入手,通过设置合乎生活逻辑的场景,让孩子逐渐听懂200个左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名词,能够用手指表达需求并进行选择,以及能完成简单的名词区辨。

以上,是我在上过第一次课后对一阶内容的理解和认识。相比后面越来越抽象的教学目标,此时的一阶目标看上去是那么清晰简单,应该不会有太大难度。于是我充满信心地上路了。

从零基础开始,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强化物锻炼需求指。做了一周,孩子已经能用比较标准的手型指他想要的物品。同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孩子拥有了以手指物这个表达需求的窗口后,情绪真的变得稳定了许多,以往动不动以头撞地撞墙磕桌子的行为几乎绝迹,连磨牙的自我刺激也少了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皱着眉头发现,原来生活中这么多常见的物品,以前以为他都懂得,只是不能语言表达,测试之后才发现他根本听不懂。

无论如何,初期的顺利进行,为我们增添了很多信心。但接下来,随着强化物认识得越来越多,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首先,我开始在确定想要输入的目标词的时候,往往陷入迷茫。测试表上那么多目标词,我明天要选哪个词来教学呢?嗯,选个“萝卜”吧。于是做了几个样本,并买了萝卜回来。第二天一试,孩子摸一下就跑了,好几个计划根本完不成。家里又有点临时变化,导致今天不吃萝卜……

一周之后,我就发现生活已经变得一团乱:每天的生活都在想目标,然后为了有功能性地输入样本,不停思考该怎样把某个目标融进生活里。造成的后果是,原本的生活突然充斥着一堆不甚相干的目标,而我为了输入这些目标,很容易就把生活安排搞得一团混乱,而且往往还完不成计划。就算勉强完成了计划,孩子似乎也不太配合。

我在想,是不是我太局限于室内空间了?如果带孩子走出去,既能锻炼下身体,又有更多的目标词可选。教员不是说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于是我带着孩子坐地铁、公交,走向公园、市井、超市……然后我就更迷茫了:我为什么每天都要出门,好累。孩子也没啥好玩的,对户外的目标词也没啥兴趣,很快就变得烦躁且不想走路,于是迅速走上了出门就吵抱,锻炼老爸麒麟臂的老路……

静下来仔细反思后,我逐渐意识到这种跟着目标词来安排生活的弊端。于是改变思路,尝试梳理日常生活中会发生的事件:在这些日常事件里寻找目标词,就不会打乱生活了。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于是重新安排计划,开始根据孩子的一天会发生的事情来梳理建立目标词汇表和样本库。这时我又想,每天只输入食物和小件物品多单调啊,这样吧,两个食物类、两个小件物品类、两个家具家电类、两个空间类词汇。每天八个词,每个方面都涉及到,每个词连续输入三天后进行测试,然后换新词。很棒,这个模式感觉可以一直循环下去。同时我参照其他家长的经验,用苹果手机自带的备忘录做每日样本,做到的就打个勾。看着这一个个词一个个样本被打上勾,心里就有种满足感:今日份的KPI完成了!

但又一次,开始感觉遇到一些问题:

一是家具和空间的输入效果很差,孩子总是不能稳定掌握。偶尔测试通过,都感觉孩子是不是蒙对的?或者是形成了某种固定链接?

二是很多词测试通过后就很少再次出现,想翻每天的手机记录去看哪些词需要复习,又感到很不方便,渐渐地就没去做复习。

三是卡点不能突破时逐渐不耐烦,开始使用暴力破解方式:比如床头柜一直教不会,就往床头柜上放薯片等强化物——明知场景不合理,毫无生活逻辑,也只想把这个点突破了再说。用这种不合理样本强行营业了几天,我欣喜地发现:哟,今天又是毫无成果的一天呢!

再到后来,选择疑问句也出现状况了:孩子一开始就能选,而且跳过区别大的,直接从区别小的开始,就能选出他想要的物品。但过了几天后,就变得不想选了。家长拿出两样他最爱吃的强化物,他居然看一眼就跑掉了,掉了,了……

再次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发现自己陷入了某种打卡思维,为了完成目标而完成。这属于本末倒置了,需要及时调整心态。想想床头柜遇到卡点,其实是因为这个家具跟孩子日常的生活没啥关系,薯片等强化物也不应该出现在床头柜上。应当重新设置孩子和床头柜之间的链接。想想孩子的能力,他懂得抽屉、遥控器、电池。于是我先把他喜欢玩的电池存放在床头柜的抽屉里,这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场景。接下来引导他去拿他爱玩的空调遥控器。孩子一看,遥控器里没有电池。我伸手一指:电池在床头柜的抽屉里。接下来,孩子自然就把床头柜这个概念固定下来了。

再进行深入一点的思考,我发现之前每个品类的目标词进行雨露均沾式的选择是不合适的。家具、空间等较为抽象的词汇,对孩子来说难度明显超过食物和小件物品。同时进行输入,与孩子的能力匹配就参差不齐,效果自然不好。还是应当遵循课堂上讲过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跟着孩子的能力走。

至于选择疑问句的卡点原因,我脑子里自动浮现出源爸那几个灵魂发问:“七不要做到了吗?”(没有,刚吃饱就让他选强化物,当然懒得理你)“你的目标是什么?”(对哦,选择疑问句是用来生活中沟通,我的目标完全偏了啊,就是为了让他选而选)“你是不是每次都拿同样的东西给他?”(是……捂脸)“有做到控制环境吗?”(没有……两个待选目标上午都给孩子吃过,晚上就让他必须选一个,他肯定觉得爸妈真是莫名其妙)“你……”(好了别打了我知道错了,顶锅盖逃……)

由于经历了这些坑,导致我们都觉得孩子虽然有明显进步,同时又觉得进步不够大,且有很多隐忧。在第三次上课前,老婆跟我商量了很久,想着要不要报个案。最后我俩觉得,如果认真进行思考的话,很多问题我们自己就能解决。而越妈在课堂上的话更是打消了我们报个案的念头。越妈说,老师没法代替你去干预,自己动脑子好好执行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深以为然。

然后越妈开始上课,一上来就对所有人发出灵魂拷问:“你以为你们的孩子真的通过一阶了吗?”

这个问题如此振聋发聩,令我跪着听完了整堂课。重新审视一阶,发现我之前做的干预,可谓是“虚假的一阶”:好像至少150个词都过了,选择疑问句和区辨也能做,但孩子还是体现出很多词掌握不牢,依旧很懒,精神状态经常在无聊困顿和莫名兴奋中摇摆。而真实的一阶标准,应当是孩子参与度高,听从好,心情愉快,有基本的逻辑思维,掌握名词的学习规律,能实现快速学习,甚至,只需要做好一阶的内容,孩子就能够出语言。

这次讲课给我很多触动,以至于有的地方我还没听得太明白。于是我反手给老婆发了个表情包:“我听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听完动弹不得。”

言归正传。通过越妈对一阶的全新梳理,结合我自己的干预经历,我试着总结了一下一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01

目标词相关

(一)目标词的教学顺序。按照课上讲的,从强化物开始,慢慢向与强化物相关的小件物品过渡,然后逐步过渡到家具、空间、户外。这个顺序遵循孩子的能力和认识规律,所以最好不要自行调整。

(二)寻找目标词的思维导向。干预初期,强化物是我们的目标词,这时可以目标词为导向,围绕强化物去做生活样本,把强化物融入生活事件中。破冰后,要以事件为导向,从日常生活每天都会发生的事件里提取目标词,这样才不会打乱生活节奏,同时输入的目标也能符合自然的生活场景。

(三)目标的合理性。想要输入的目标词,要贴合自己和孩子的生活,同时照顾到孩子的能力,而不是想当然地确定目标。比如有的名词在孩子的生活中很少出现,就不要作为输入目标。有的词孩子很难进行体验,做样本的难度很大,地瓜妈看了都挠头的也要暂时跳过。一阶掌握的词汇并不需要全面,而是要尽可能地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体验。

(四)合理的输入计划。单日的计划可以有,但不能只有单日计划。最好有一张以周或月为单位的总表,安排好名词的输入次数,以便对某些名词进行复习、复现,加深孩子的掌握程度。否则很多词当下测试过了,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孩子又掌握得似是而非,会很挫败。(公交车三原则:重复出现)

02

样本的设置

(一)总的原则还是那句话:贴合孩子的需求和能力。刚开始时要注意降低难度,不要设计孩子很难做到的样本。比如不要一开始就做空间距离大或者时间间隔长的样本,否则孩子大概率断片。

(二)大量的生活体验铺垫。大量的生活体验铺垫。大量的生活体验铺垫。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想要样本贴合生活,不那么突兀,就必须事先让孩子有过相应的生活体验作铺垫。生活经历是一切的基础。在生活体验中,不需要进行目标的输入,只需要体验这件事本身。当孩子熟悉这件事之后,从中选取的样本才会有功能性。生活体验本身蕴含着因果、先后等逻辑关系。孩子大量的参与和感受正常的生活事件,体会到其中蕴藏的逻辑关系,才能通过合理的干预逐渐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这也是反对机构训练的原因。因为机构训练往往只关注孩子外在的行为表现,而很难帮孩子建立起内在的思维逻辑。

题外说一句,不要让孩子大量地去玩一些训练机械记忆的东西。比如我的孩子很快就可以玩40多片的拼图。但他并不理解拼图的拼接逻辑,而是凭借视觉能力进行细节拼接,最终拼好整幅。到后来他的速度越来越快,因为他记住了每块碎片大概应当存在的位置。这种玩法实际上是机械记忆了。而有研究认为,逻辑思维和机械记忆对自闭孩子的大脑发育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记忆练得越多,逻辑能力就越弱,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三)在生活体验发生的事件中,教学的目标要清晰、唯一,做好信息降噪。(公交车三原则:排除干扰)比如我们带着孩子参与拿衣服,丢进洗衣机,倒洗衣液,关上盖子,启动按键,洗好后拿出衣服装进盆子,去阳台晾晒。在这个事件里,流程很长,可输入的目标词很多。但我们初期并不需要孩子完整参与整个事件,也不需要在每一步中把遇到的目标词都说一遍。每次只确定一个目标词进行输入,其他的词只需要体验,让孩子参与其中一个或两个步骤。事件参与时间由短到长,目标词逐渐丰富,循序渐进地提高即可。

(四)样本的输入不要打卡赶进度。一个好的样本,一次好的输入,胜过十次无效输入。尽量做好多样本,使样本有足够的深度,避免孩子仅仅是当下表面掌握。同时注意,这里的深度是在既有的生活体验圈子中。不要为了追求样本的多,盲目扩张生活半径,一阶的样本暂时不需要做得过于深广。对于样本输入有异议的,家长不要当下争论,应在事后总结反思每一次输入的效果。

(五)规律生活。在一阶,规律的生活对孩子来说比较有确定性,容易建立心理上的安全感。家长不用过分追求生活中有新的变化和新的刺激。比如带去海洋馆、博物馆、孩子其实根本看不懂,也没兴趣,最多是获得一些自我刺激。我们提倡生活本身不能单调,生活体验要丰富,是根据孩子的能力,在他能理解和参与的范围内尽量丰富,是从内部挖潜,而不是引入过多的外部刺激。

(六)用好照片辅助。在一些比较抽象的名词教学时,照片能够帮助孩子快速建立起链接。同时通过照片的增多,可以逐渐建立图册,为后期选择疑问句,特别是事件选择引向深入做铺垫。如果孩子对照片没反应,或者把照片当成玩具喜欢拿着玩,是因为没理解照片的意义。这种情况只需要多做几次,即每次在某事件发生前让他看相应的照片。多做照片和事件的链接,孩子慢慢就会懂得照片的意义,然后明白选择照片的效果。在孩子有语言且能听懂的情况下,再慢慢撤除照片辅助。

(七)在样本输入时,以正向的常规输入为主,偶尔反常规。比如喝奶的杯子每天都放在餐桌上,突然有一天杯子被放在了旁边的柜子上。这时输入杯子的效果就比较好。这是公交车三原则——制造事件的一种用法。制造事件,不是说要让我们把东西往地上砸,那是制造惊吓。而是偶尔反常规,即所谓以正合,以奇胜。

以上几点是我自己的一点梳理总结,并不全面,很多内容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感受和领会。综合目前的干预经历,我的孩子的能力大概在一阶中期,有进步,也有很多问题,暂时还没有语言。但我也没有觉得着急。因为我明显地感觉到,干预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疗愈和提升自己的过程。康复师只培训家长,这意味着只有家长进步了,孩子才能更好地进步。很多时候,当干预进行得不顺利时,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心态和情绪是否调整到最佳了?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是不是处于最佳状态?在干预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执行力,同时又能保持冷静的定力?是否能在随机事件中迅速发掘目标,并合理降噪,做出符合孩子能力和当下场景的合理输入?……

干预的道路很长。我们有一个星宝,我们要给他最好的教育,而最好的教育必然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只要认真生活,我们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受益无穷,获取到越来越多的温柔、勇气、毅力和满足。事到如今,我早已不再羡慕别人家的NT宝宝了。我们现在虽然走着不一样的道路,但终将殊途同归。毕竟,蝴蝶很美丽,毛毛虫也很可爱。哪天毛毛虫变成蝴蝶了,都可爱。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孤独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