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经常收到:
“我家孩子情绪问题比较大怎么办?”
“谱系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太糟心了!”
等等这样的留言
如果谱系孩子的情绪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家长的烦心事自然也是按比例递减,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每个孩子的情绪问题爆发情况不一,解决方案也因人而异,不清楚孩子出现情绪问题的功能(原因)时,请先让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如果你家孩子是以下3种情况,我们可以这样来处理——
孩子情绪问题泛滥?
可能是因为这3个原因
我们在探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其实也就是小朋友问题行为的功能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比较常见的则是以下3种情况:
★固定事件被改变
有一些小朋友,他会有一些自己固定的习惯,比如每天都要固定走同一条路,突然有一天那条路塞车了,家长必须要改变路线,因此引发了他的情绪问题;再例如小朋友喜欢听车上的导航声音,每次到家的时候都会说“到达目的地”,有一天没有听到这句话他就不干了;
★得不到满足
小朋友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或者是说他表达了家长不懂,某些没有语言的孩子,他只能用肢体动作,或者是直接用问题行为来表达,比如他想上厕所、想出去玩的意愿不能让家长直观了解。
★长期得不到注意力
这个一般发生在小组课上,或者老师/家长在做其他事情时没有关注到他,没有及时与他互动,小朋友可能就会用发脾气或者一些问题行为来表达自己;
那么
当孩子正在爆发情绪问题时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越早进行情绪问题干预,越能让问题得到改善,如果小朋友正处于上述三种原因造成的情绪问题当中,家长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进行以下实施方案:
One:如果是因为固定事件被打断
比如因为塞车而改变线路,小朋友察觉以后哭闹不止,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同理他的感受,让小朋友进行深呼吸,抱一抱自己,轻轻捏一捏小朋友的手臂来缓解他激动的情绪,但是,如果有的小朋友不喜欢触觉刺激就无需上述行为,应先尽量引导让他表达出来,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撤回到原来的安排,实在无法改变的安排也可以给孩子解释缘由,注意,语言不要过多,说一遍就好,再试图转移注意力,然后等待情绪平复。
上述情况是问题行为已经产生过后的处理办法,但长远来看,我们还是要教导小朋友去接受不同的事件和事物,家长要培养小朋友除生活自理习惯以外,能够接受合理的随机变化以应对突发事件。为此,我们可以——
家长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制定一个日程表,内容包含一天中哪个时间段要去做什么事情,刚开始的时候,其中一个部分是由家长,或家长和孩子共同商量来决定的,其余的可以都让孩子去决定。
比如,原本安排星期六下午是去游乐园,那么到了游乐园决定玩什么可是设置是爸爸妈妈来决定,这样就达到了家长和小朋友共同决定去做一件事的目的,以此来逐渐让小朋友接受家长参与他的日程安排。
渐渐地,当小朋友可以适应一个部分不由自己掌控以后,可以再多增加一个部分由家长来安排,或者是加入一个“疑问区域”,即是指这是一个未知的安排,让小朋友知道那个时刻要做什么目前是不知道的,只有到了那个点才知道。例如星期四的下午,课后有一个安排,但是小朋友和爸爸妈妈都不知道具体要干什么,到那个时候再临时做决定。
这样设定的目的在于,让小朋友在自己的固定安排下,能够去接受一些改变和随机事件,那么长久下来,就会有利于减少在突发事件情况下出现的情绪问题。
◆但是这个过程是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逐渐递进,尽量前面的步骤做稳一点点,再进行下一步。
Two:如果是因为孩子的愿望得不到满足
尤其是当他想得到的物品,或进行的事件具有一定危险性,那么家长从一开始就应该坚决拒绝,尽管会让他的情绪很激动,家长也要必须坚持。但是前期已经让小朋友接触过某件危险物品,那么现在也要立即“断掉”。
可能当时制止时,或是必须要让他做某件事而不肯时,孩子情绪一开始势必呈上升趋势,会越哭越厉害,很多时候家长这时候就开始妥协了,会去哄一哄,或者想要满足他。但其实情绪爆发有一个时间限制,我们可以运用消退法和其他转移注意力的事件搭配,以此来让孩子平复情绪。
比如前段时间课上有一个小朋友非常抗拒做一个日常的活动,我首先会告诉他这个是必须要做的,他仍然不愿意,并且出现情绪问题,那么我就选择带他去做另外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后给他一个小小的奖励,等他情绪平复过后,再告诉他刚刚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让他知道自己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如果是低功能的孩子听不懂语言,那么就用视觉提示,例如不可行的事情用叉叉图案表示禁止,然后再将注意力转移至其他地方。
Three:如果是因为长期得不到注意力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发生之前,家长就可以尽量避免,比如孩子在玩玩具,家长就需要隔段时间跟他说两句话,“你在玩玩具呀!妈妈在摘菜呢”“哇,你玩得什么这么有趣呀?”然后时不时到他面前去和他互动一下等等类似于这种让孩子知道你在关注他的做法,以此来减少他的情绪问题的发生。
但如果已经发生了因缺乏关注而产生的行为或情绪问题,那么家长应该先尽量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需求,而后用一些替代行为去进行安抚,比如评价他的玩具,讨论他刚刚在做什么。
同时,我们也不能一直主动地去给到孩子关注,因为最长远的目标是,让小朋友学会自己主动来寻求关注。可以设置一些“关卡”,当妈妈在看其他东西,小朋友想要被关注时,通过引导他需要正确地做些什么能够让妈妈关注他,可以是语言上教他说“妈妈你来看一看我!”,或者行为上让他拉一拉妈妈的手,再进一步让小朋友更加明确地表达自己,过程都是需要家长付出大量的耐心和时间。
孩子发脾气时
家长会容易陷入怎样的误区呢?
家长最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是,当孩子产生情绪问题时自己很着急。
第一点要提醒家长的就是,要冷静。情绪是会相互感染,所以当小朋友发脾气的时候,家长自己先不要着急,保持冷静以后再去处理小朋友的问题,根据小朋友出现行为问题的功能是什么来“对症下药”。第二点是家长在小朋友爆发情绪问题时,注意不要说太多的话,说一遍就行了,低功能的孩子甚至不需要用语言。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案,出现问题行为的功能也都不一样,办法也需要因人而异,如果家长经过处理仍不能让小朋友的问题行为得到改善,或者家长在过程中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就需要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孤独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