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在上幼儿园前要学会什么?

2025-04-13 06:34 来源:今日自闭症 今日自闭症 字号: | |

孩子在上幼儿园前要学会什么?

9月份到了,又有一批宝宝要入园了,妈妈们问——

“宝宝上幼儿园能适应吗?”

“宝宝会哭吗?”

“宝宝在幼儿园能吃好吗?”

“有小朋友和她玩吗?”“孩子能学会吗?”

……

但是,与其担心,不如从现在开始给孩子备好行囊。

行囊一:动作发展能力

3岁以前,以发展基本动作为主,比如,坐、爬、站、走、跑、跳等。入园后,都是这些基本动作的延伸,所以,在现阶段,家长要让他通过游戏等活动有更多的机会动起来,以达到平衡、协调、增加肌肉力量的目的。

比如,“小马过河”,用一个长度两米左右,宽度为20~25厘米的木板做小桥,开始时可以把木板放在地上,让孩子在木板上走;熟练后增加难度,让孩子头顶一个玩具在木板上走,或者把木板的一头架高,让宝宝从高处往低处走。

再比如,“火车过山洞”,把大纸箱上下两端开口,横放在地上,让孩子扮演火车钻过去。

通过这类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动作能力发展,使孩子入园后能出现更好的游戏表现与社会行为。

行囊二:操作能力

幼儿园以认知学习为主,这些都离不开动手操作,所以,入园前,家长可以和孩子玩一些手眼协调能力的小游戏,提高孩子的操作能力。

比如,“串珠游戏”,一手拿珠子,另一只手用铁丝或较粗的线绳穿过珠孔;还有“钓鱼游戏”“夹豆子游戏”等,这些都有利于孩子小肌肉的发展,提高孩子的操作能力。

行囊三:独立能力

依据社会发展理论,0-3岁是孩子自主性养成的重要的阶段,让孩子自我照顾并参与家庭活动,能让孩子拥有成就感,并在入园后更加独立、自信。

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脱衣服,提高他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他独自思考的能力。

行囊四:沟通能力

我们发现,沟通能力强的孩子,在入园后能有更多的朋友,也更容易得到老师的认可。所以,在入园前,家长要让孩子建立对话的习惯,把表达的讯息传递给对方。

比如,在说话时直入主题,多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学会用一些肢体语言协助表达等,能和小朋友、老师进行更有效沟通。

行囊五:规则意识

入园后,孩子面临的是集体生活,规则就显得特别重要。

比如,“排队轮流”,这个规则在幼儿园的各种游戏及活动中都必须遵守,所以,在孩子3岁前,我们可以带孩子去游乐场等公共场所中玩耍,逐渐习惯这个规则。

另外,孩子还必须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快地调理情绪,在幼儿园快乐生活。

孩子入园是孩子独立的开始,是人生的一个进步,妈妈帮他们备好行囊,一切他们都能处理好,更何况旁边还有老师相助呢?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孤独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