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评估分享/不愿牵手且打人,是感觉问题还是行为问题?

2024-09-13 08:29 来源:今日自闭症 今日自闭症 字号: | |

小A是一位六岁快七岁的男孩,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发现这孩子有点腼腆,评估过程可以用一些戏剧性假想以及简单的竞赛游戏与老师互动起来,但却在其中一个环节中,老师想带他去参与一个活动时,因为没经过孩子的同意拉了他的手,而发脾气。

家长反应小A平常在学前班也这样,可以跟小朋友玩得很好,但只要牵手、拥抱的活动都拒绝,甚至出现打人、咬手指行为,甚至会有一些踮脚情况,想要解决孩子的这些问题行为

我们经由评估后给予的判断是『触觉敏感、体感觉运用障碍』

小C是一位五岁多快六岁的男孩,评估前根据家长的资料以及访谈,家长怀疑他有触觉敏感跟本体寻求。

评估当天,发现孩子很喜欢玩动物园游戏,在游戏过程孩子大多数的配合度很好,但就是每次做活动时会跳或是摔,在做静态时也出现不断磨牙情况,当有项目不会,老师要给予肢体协助或是口语提示时,小C会出现大叫情况,甚至开始丢积木,除此之外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行为,老师制止时,也会出现挑衅或是尖叫情况。

家长反应小C平常情绪起伏很大,且在家咬手跟磨牙很多,会喜欢跟小朋友玩,但有攻击小朋友行为,尤其肢体接触活动还有老师辅助时候会打人。

我们经由评估后给予的判断是『本体觉区辨、触觉区辨不佳、自信不足、问题解决能力不佳』

为什么两个相似的孩子却有不一样的结果跟原因?

我们来利用S.O.A.P的大致架构看看我们的临床推理过程。

家长主诉与基本资料(撷取家长沟通)

小A妈妈:

有较多的睡眠问题,很难入睡容易惊醒,六岁前睡觉都会出现搓被子情况、之前洗头、剪头发、刷牙等都很困难,很难接受身上有异物。

到目前去外面上厕所还不太愿意。

在学校排队会自己跑去排最后一个。

老师投诉会有一些打人情况,但在家里跟小区观察到的更多是孩子要碰他时推开。

之前很抗拒去海边、现在可以接受一点,但要穿着鞋子去玩沙。

踮脚的情况在家跟在熟悉环境比较少,在外面会比较多,还会全身僵硬。

咬手更多在睡觉以及焦虑时候,不知道怎做活动时出现。

小C妈妈:

在盥洗等会做不好,也不喜欢做,但是要求下还是会做,只是很邋遢。

很喜欢玩水,洗澡、洗手时会故意泼水。

没什么不吃的,但之前因为常常吃得乱七八糟,家里人喂的比较多,常常会满嘴或是身上都是。

平常一有不满意的就躺地打滚。

爸爸比较严厉,所以做不好都是批评多,比较怕爸爸,但如果是爷爷奶奶都是妥协居多。

平常我们也会跟他讲道理,但是孩子很难听进去,之后就会大叫。

平时什么都可以玩,游乐场、沙坑、玩具都可以玩,但常常玩不好就摔掉,或是生气。

O

客观情况与评估临床观察

(治疗师评估操作与现场观察)

小A评估师:

一进来时会有点害羞的观察环境,且在脱了鞋子后出现踮脚情况,后来在治疗师引导下,开始参与老师设计的游戏,也可以引导下想出游戏,但所想出来的游戏较为简单,需要老师引导才能完善,踮脚的情况随着游戏的推演减少,但还是有部分踮脚情况。

而咬手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

大多数的游戏都可以参与,但有时会在肢体碰触多的游戏中有点兴奋或是闪躲。

在桌面上的活动,大多数也都可以执行,但在拿出新东西的时候会出现闻,以及明显不想玩太空沙,和拒绝水晶泥的活动。

根据BOT的评估,发现孩子的平衡、敏捷度、视觉动作相关项目正常,而在双侧协调、精细相关项目等为落后。

小C评估师:

孩子在评估时,可以先完成全部约25分钟的桌面活动后才离开位置,过程中可以很好理解老师的指令,但是会比较着急。

例如在仿搭活动老师还没示范完后就要进行,且老师重新示范时会把积木丢掉。

在执行静态操作孩子会很明显磨牙,但在动态时没有出现,整个评估过程会出现两次咬手指,但大多是老师要给予指令时,且会看着老师咬。

在使用剪刀跟仿画时,会因为做不好要求重来,且会有情绪出现,在玩橡皮泥时很喜欢,但大多只是简单的搓揉抠。

动态活动时在老师说明游戏后可以跟老师牵着手去活动中,但发现只要在做不好或是有难度的活动上,孩子会开始摔地板、或是跳开。

根据BOT的评估,发现孩子的敏捷度与耐力相关项目正常,而在平衡、双侧协调、视觉动作、精细相关项目等为落后。

A

评估结果分析与临床推理

小A:

孩子对于触觉的反应性较为异常,抗拒根据触觉相关的活动,且在有触觉输入时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因此到了陌生环境时踮脚也会较为严重。

而在焦虑与挫败时,也会透过咬手给予自己感觉输入来安定自己。

在与其他孩子玩游戏时会比较多地回避,也常常会因为不想被碰触而有打人推人的现象,更多是自我保护的表现。

而触觉上的敏感有造成孩子在接受新物品或是游戏时的困难,因此生活中也有较多经验的缺乏,以及造成手部功能在生活也缺乏较多的机会,所以会有手功能上的问题,且长期间踮脚情况,已经造成身体运用上的困难,也会造成协调性不佳。

小C:

孩子对于触觉的反应性正常,不管是在评估还是生活中,孩子对于触觉没有排斥现象,反而任何活动都可以接受。

但在执行活动时,孩子只要受挫就会出现行为问题,以摔跑跳等去逃避活动,因此评估分数显示孩子的动作很快,在跑以及肌肉耐力都是正常,但需要更多控制自己身体、辨识自己动作以及力量大小的活动上会较差,以及在桌面活动时,而这部分也会造成孩子的挫败感。

且孩子的自尊心较强,与长期的教养问题等相关,所以造成孩子只要受挫或是被批评,就会以逃避、捣乱、发脾气来表示,而大人去给予肢体辅助以及口语提示时,孩子会是为自己失败或是批评的表现,进而发脾气或是拒绝肢体辅助。

家长主诉的咬手行为更多都在活动不会,或是表示抵抗时出现。

P

制定目标与计划

小A

●改善触觉敏感、体感觉运用。

●孩子在学校可以全程与同学一起参与合作性以及竞赛性游戏。

小C

●提升本体区辨、触觉区辨、抗挫能力与自信、家庭教养的调整。

●孩子可以主动寻求大人协助以及接受他人帮忙,且不会因为失败逃避。

总结,

临床推理与评估过程是治疗与训练的灵魂

透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会知道在家长主诉中孩子都有『不愿意牵手、打人、咬手指、寻求等行为』。

但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因为年纪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教养方式不同、以及能力情况不同,既使行为表现是一样的都有可能具体造成的原因不同。

而完整的评估是需要包含『基本资料收集、家长主诉、现场临床观察、标准化或非标准化评估工具使用』等的资料收集,最终来到临床推理,所以判断一个孩子的问题,很难只从一个行为去判断。

希望各位家长在寻找专业的老师或是治疗师时,需要以了解评估流程且与孩子面对面操作互动的评估师为主。

而身为评估师,应该要熟悉临床推理,不只是依赖一张问卷、或是某些行为去判断。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孤独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