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采用DTT方法进行干预自闭症孩子

2024-11-01 22:23 来源:今日自闭症 今日自闭症 字号: | |

DTT又称为回合试验,是基于ABA的原理,发展出的一套教学模式,也有人将其称为“离散单元教学”“无错误学习”。是训练人员与儿童一对一,逐回合的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中的内容如指令、模仿、视觉任务、提要求、命名和描述、主动语言等均可使用DTT操作方法进行练习。

六个操作步骤

1、前提

2、提示

3、回应

4、回应正确的结果

5、回应不正确的结果

6、试验间隔

前提

“前提”是试验的第一部分,它用来“建立回应/答复”。在我们之前的例子中,前提是:老师说“指向红色”或者指向其它颜色的卡片。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孩子就无法提供“指向红色卡片”的正确答案,这就是为什么“前提”是用来“建立回应/答复”的原因。

请注意,在这里我们同时需要“彩色卡片”和“教师的陈述/请求”,才能使孩子做出正确的回答,所以这两个先前条件都被定义为“前提”。

提示

“提示”是用来辅助教学的方法或者工具,有许多种类型的“提示”可以使用。

例如:当孩子刚开始学习指向彩色卡片时,老师可能会使用完整的手势提示。老师会说“指向红色”,然后立即自行指出红色卡片。

这种类型的提示有效地给了孩子一个正确的答案。当孩子根据“全手势提示”指出正确卡片时,给予“强化物”作为奖励。

回应

“回应”,也可以称为“目标行为”或者“行为”,它发生在“前提”和“提示”之后。

当我们写DTT程序时,“目标行为”需要有非常清楚明确的定义。例如:“孩子指向正确的颜色卡片。”而不是泛用的孩子回答正确。”

对“目标行为”做清楚明确的定义可以确保任何教导孩子的人都明确地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才应该得到强化/奖励。

回应正确的结果:强化/奖励

正确的回应会得到正面的奖励来作为强化,奖励可以是口头上的赞美,实际物品,喜欢的零食或者通过获取一定数量的筹码兑现事先选择的项目。

强化/奖励的类型和数量也必须被设定并且严格遵守,这是一个教育计划成功的关键部分。

回应不正确的结果:更正/矫正

当孩子回应不正确时,老师应跟随校正程序,使用预先选择好的“提示”来指导孩子,帮助他们获得正确的回应。

例如,如果老师说“指向红色”,但是孩子却指着蓝色卡片,老师会自行使用一个完整的手势提示指向红色卡片并同时说:“红色”。然后,老师会给出一个中立的陈述,例如“让我们再试一次”。

对于不正确的回应,不给予奖励,在更正之后也不予强化。当老师完成校正程序,这一次的试验便告结束。

试验间隔

试验间隔发生在结果之后,无论是正确结果还是不正确结果。顾名思义,这是试验之间的间隔,意味着上一回试验的结束。

一般来讲“试验间隔”不会写入DTT程序之中,因为它一直会发生,不需要特别定义。

除非是某些方案,需要遵循某种特定的时间间隔,才需要在程序中注明。

例如我们教孩子完成指令拍手,首先要给孩子发指令“拍手”,在学习阶段给予孩子适合的辅助方式和等级,孩子正确完成,给予奖励。

注意事项

一、呈现教学材料、指令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指令要清晰、明确。在学习阶段,给孩子呈现的指令要简单明了,避免过于复杂。例如在练习模仿能力时,可以采用“这样做”“说…”,练习命名能力时,可以采用“这是什么?”

2、当孩子取得进步时,指令应采取更自然的方式。

3、发指令前要获得孩子的注意力。可以用我们夸张的声音、表情、或者孩子喜欢的小游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4、每个回合只发一次指令,避免重复指令。

5、指令需要泛化,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指令,不同的人物等都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二、辅助是在行为进行之前或进行之中给予的刺激,刺激有助于行为的发生,使老师能够提供强化。

辅助包括言语辅助、躯体辅助、示范辅助、刺激内辅助、刺激外辅助等,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孩子的辅助等级。

三、行为强化的定义是行为被紧随其出现的直接结果加强的过程。增强了操作性行为的结果就称作强化物。

强化物的类型

1、物质强化:薯片、饼干、米饼等;

2、活动强化:蚂蚁上树、听音乐、花花、挠痒痒等;

3、社会强化:表扬、微笑、手势等;

4、代币强化:小印章、小红旗、对号等。

影响行为强化的因素

1、直接性。在行为之后立刻给予,强化效果更大。

2、个体差异。强化物是因人而异的,要是孩子喜欢的。

3、强度。一般来说强化物的强度越大,强化效果越大。

4、一致性。强化物与行为的一致性越大,强化效果越大。

5、已形成事件。剥夺和其他事件会使强化物在特定的时间具有更大的效果。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孤独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