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
我是思思老师。
(依米星教学组长)
以下是知识星球【特殊教育自闭症康复师群英会】里的精选回答。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大家加入知识星球向BCBA提问喔~
老师,有一个3岁的小朋友,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认知和理解能力略低于3岁小朋友的水平,同龄小朋友说话太快就会有点懵,语言表达能力弱,句子短,复杂度低,说话不太清楚。该从哪里着手比较好?
方老师
(BCBA)
你这边其实已经把他的需要干预的方面说出来了,所以针对每一项都可以涉及相关的干预项目。
比如增加语言理解方面,我们可以尝试着用n(他本身能够理解的语言)的程度去跟他沟通和做项目,然后在他理解了这个项目后,可以用n+1的语言对他进行语言的泛化和学习。
例如,小朋友已经了解了配对的项目流程,那我们继续给他进行学习时要进行场景化的SD泛化,例如这个时候不是总是说“相同放一起”,而是多样化的“你去找找他的小伙伴”、“去看看有没有一样的水果”等情境性的灵活的语言来进行语言理解力的学习。
Connie老师,您好,我是影子老师,现在接了个个案,在读普校三年级轻度自闭男孩,学业跟得上,自言自语严重,情绪问题行为很严重(哭闹,大喊大叫,乱说话,说我要跳楼了,要杀人了之内的),特别是不喜欢运动(体育课,跑步,课间操等),跑步肢体不协调,用哭闹逃避任务,喜欢上语数英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言自语,情绪问题这一块,我该怎么去干预?
Connie老师
(BCBA)
如果我们确定孩子的自言自语为自我刺激,那通常会尝试自我管理的干预策略。也就是教会他在一段时间里(课堂)不讲话,在另外的时间(下课)可以说话。
显然,让他一下能达到这个目标会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合教室环境的强化物,根据行为的基线,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时间,如果能在固定时间里面保持安静,则可以得到强化。达标后慢慢增加需要保持安静的时间。
关于情绪控制,如果在集体的环境下想要减少问题行为,个人认为不能太过多地刺激他,不然孩子会在每一个环境下都经历失败,给个案、给班级其他成员都造成负担。
如果孩子没办法一下子跟上集体环境的节奏,个别环节可以给他设置适合他程度和容忍度的活动。
比如做操,如果太难让他参与,并且不参与也不是很影响他的校园生活,不如在这个环节降低对他的要求,让他现阶段只需要去操场上玩,或者在队伍里站着,不需要做操。在他适应这样的安排后,再慢慢提高对他的要求。
又或者孩子如果听到做操这个词都会情绪失控的话,甚至可以考虑先不需要他去操场,只需要他听到“做操”这样的词汇不会产生任何问题行为,等到他连续几天稳定不出现问题行为后,再尝试要求他更多。
老师,小朋友3岁,认知无障碍,沟通以肢体语言让人知道,可以让陌生人明白。能明白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跟老师能单字过叠词复述,着急有发音,但不清楚。跟家长没有语言,有时在家长面前不再跟老师复述之前能说的话。有什么办法么?
方老师
(BCBA)
以下几个方向老师可以建议家长尝试下:
1.家长这边可以跟小朋友做简单的精熟的提要求项目目标,在知道小朋友有强烈动机且在机构会仿说这个目标的情况下,让家长这边尝试着要求小朋友的发音。例如,小朋友喜欢车,让他提要求获得车。
2.家长这边对于小朋友的动作和表情的理解度可以不要那么高,即可以装作不那么懂小朋友,给小朋友更多发音的机会。
3.一旦小朋友在家里有发音,家长这边需要给到小朋友很大的强化,可以通过把小朋友在家里最喜欢的强化物收起来,然后只有在发音的情况下才给予他最强的强化物。
快3岁的学生,认知、理解符合3岁小朋友的水平,现在会说重复的词,手机说机机,桃子说桃桃,两个相同的字连起来说没有问题。如果是两个字的话需要引导,而且字与字之间像大喘气一样,姥姥会说成脑脑,爷爷和姥爷不会说。
萤之光老师
词汇转换障碍
1.气息看描述是要提升的,可以发单音长音,吹泡泡,吹笛子加强。
2.下颚稳定性也要提升,a、i、u的长音可以练一下,还有加上排棒练习会更好。
3.发音转换训练,可以先挑简单的,阿姨、爱妈妈、我爸爸、妈妈玩、桃桃→子子→桃子这样慢慢转换练出来。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孤独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