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具备独立上学的能力?有哪些能力培养的误区需要注意避免?您将在这一期内容中得到解答。
能力培养的4大常见误区
误区一
重视认知,轻视规则
我们常常会看到,爸妈们在教孩子的时候,会比较侧重认知方面的教育,例如教孩子认颜色、识数字,而常常忽略了其他方面能力的训练,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
规则作为一切能力的基础,是谱系孩子首先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能力。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的环境中,只有孩子能够首先做到遵守不同环境的基本规则,他才能够在环境中待下去,从而使他与环境中的人、事、物进行互动成为可能。
例如,在学校中,孩子首先学习到遵守学校纪律、课堂、集体活动等的规则,他才不至于扰乱学校和课堂秩序,从而为他在学校中的后续学习和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在家庭中,孩子首先学习到跟随家人的生活流程和秩序有序生活,他的生活才不至于无序和混乱。
同样,在家庭生活的每个小单元里,也有需要遵守的规则部分,例如,吃饭的规则是上桌有饭吃,下桌没饭吃,首先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起到点就上桌吃饭的习惯,然后才是怎么吃好这餐饭(如筷子、勺子的使用)。
只有先将这些规则的基础打扎实,孩子才能更方便地生活,才能更好地进行认知等其他方面能力的学习。
误区二
关注语言,忽视交流
爸爸妈妈们在教孩子说话的时候,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孩子有没有发音”、“发音清不清晰”、“会说多少词”、“能念多少句子”上。而忽略了我们说话的本质是为了与人进行交流。
因此,爸妈们费尽心思教了孩子后,却常常产生这样的困惑:孩子会叫妈妈,但为啥他有需要的时候就是不叫?孩子明明会说苹果,但是为啥他想吃的时候就是不会说呢?
我们努力地教孩子,为啥结果却是孩子能说,但就是不说或者自言自语、鹦鹉学舌呢?
这就是因为孩子虽然学会了发音、说话,但他并没有学习到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懂得与人互动交流的基本模式是怎样的,也就无法将学习到的语言在有需求的时候自主地运用。
交流能力作为谱系孩子的核心障碍之一,是我们要为孩子着重培养的能力之一。这首先就需要我们帮助孩子建立起互动交流的模式,也就是孩子懂得与人交流时要面对面、眼睛看向对方,懂得对话是你一来我一往的。
当建立了互动交流的模式,孩子在有需求的时候,再给他输入“语言”这个交流的工具,就会让他更加便利,学起来了也更快更高效,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结果。
误区三
依赖外援,放弃独立
作为谱系孩子的爸妈,为了让孩子能够在校园待下去,我们可能会依靠一些外部措施,例如为孩子寻找影子老师来帮助他应对和处理在校的各种状况,还有一些爸妈可能会选择亲自上阵,开启艰辛的陪读之路。
从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也谈到,这两种方式看似能够照顾到孩子的校园生活,帮助孩子维持课堂秩序,使他们在校园里待下去。
但是它们都无法长久地、从根本上给到孩子支持,也不是孩子正常的上学状态。孩子还有可能因此而错失了与同学、老师常态互动交流等的学习机会。
作为爸妈的我们首先要相信孩子可以“独立”,并且朝着这个方向帮助孩子建立独立上学的能力,敢于放手让孩子去体验、去试错,这样我们才能相应地帮助他学习和积累正确的经验,从而使孩子的能力一步步得到提升和成长。
误区四
见好就收,入而不融
还有一个误区是,我们可能会着眼于孩子眼前的进步,看到孩子有了一些好的转变,就立马松懈了下来。或者只要孩子进入了学校,我们就放松甚至停止了对孩子继续的能力培养和教育训练。
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孩子“进入”了学校,并不代表他就能“融入”校园,他的校园生活依然会遇到诸多困难,需要我们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情况,分阶段、持续性地帮助他建立。
当孩子能力不足时,我们可以采取半天机构、半天学校,或是周末、寒暑假集中加强的并行方式,帮助孩子补足。
从而持续地、有针对性地为孩子建立更多的能力,不断地巩固成果,使孩子能够真正做到融入校园。
能力培养的3个关键
那么,我们要如何为孩子培养独立上学的能力呢?在这里,有三个关键点需要爸爸妈妈们注意:
关键一·尽早准备
从人一生的成长阶段来看,0-6岁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孩子的各种行为尚未固化,越早地进行教育训练,孩子学习并积累到的合适的经验就越多。
对于孩子来说,能力的建立和学习也需要一定时间的累积,越早地为孩子储备相应的能力,就越有利于孩子在适龄阶段顺利地进入校园,更加轻松地适应校园生活,在学校里待下去。
同时,越早培养孩子相应的能力,那么他因障碍而与同龄人之间产生的差距就能尽早地缩小,从而更有利于孩子尽快融入到同龄的孩子当中去。
因此,对于能力的培养,爸爸妈妈们要尽可能早地做好准备,为孩子能够走出家门进入校园创造更大的机会。
关键二·循序渐进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爸爸妈妈们也要做好长期陪伴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准备,帮助孩子夯实每一步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累积和搭建所需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情况,清楚孩子现有的能力、缺失和薄弱的能力、需要补足的能力,合理地安排孩子的学习。
关键三·家校合力
在谱系孩子入学能力的建立和培养方面,家庭和机构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他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学习内容。
父母在孩子的能力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家庭中,由父母教孩子懂得家中的事,帮助孩子养成有序的生活习惯、建立常态的互动交流模式,以及教会孩子如何打理自己等。
例如,按时起床、按点睡觉,上学不迟到;自主如厕、到点吃饭等生活习惯等。
同时,家庭作为孩子从出生开始最先接触的环境,是孩子最基础和重要的课堂,孩子在家庭中学习到的经验能够为他进入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孩子在家庭中学习到如何遵守家庭秩序有序生活、懂得跟随家庭生活的流程,那么到了学校他就能更快地学习学校生活的流程和秩序,从而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和融入学校生活。
在机构中,由老师教会孩子懂得学校的事,如遵守学校和课堂规则、与同学间友好相处、尊重老师等,为孩子适应和融入学校生活搭建桥梁。
机构需要分阶段地帮助孩子建立和培养相应的能力,具体来说,首先能够使得孩子在遵守课堂规则的基础上,有效率有质量地跟随老师学习;
其次,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学校活动规则和内容,为孩子融入班级,与同学们一起学习打下基础;
再次,帮助孩子具备基本的集体活动能力,提升孩子的学习技能和自理技能,为他们在班级中与同学共同发展打下基础;
最后,帮助孩子建立与同学相处的互动和沟通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技能,奠定孩子融入学校,与同学愉快相处的基础。
家庭和机构角色不同、分工不一,只有合力,才能发挥出助力孩子的最佳功效。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孤独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