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脑抑制环可用于自闭症治疗

2025-05-02 13:59 来源:今日自闭症 今日自闭症 字号: | |

国外一些专家指出,小脑不仅起到协调身体运动、维持平衡的作用,而且在认知、情感、社会行为等非运动功能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与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精神疾病有关。靶向脑抑制环可用于自闭症治疗。

三月十六日,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Yi-Mei(Amy)Yang实验室Oweny.Chao等人发表了一篇论文。其研究工作验证了小脑异常在自闭症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为自闭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在自闭症患者的解剖学研究中,小脑中浦肯野细胞的减少是一个明显的特征。浦肯野细胞是小脑皮层向外输出的唯一神经元,会从平行纤维和攀缘纤维中接收兴奋性信号,从中间神经元中接收抑制性信号。研究表明,弱势在小鼠小脑的浦肯野细胞中敲除一个与自闭症相关的基因,会损害神经元的内在兴奋性,使其出现类似的自闭症行为。

研究人员使用BTBR小鼠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小脑在自闭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BTBR小鼠能够稳定地表现出类似自闭症的行为,如社交障碍和重复行为,是研究自闭症机制的理想动物模型。通过电生理学研究,他们发现与正常小鼠相比,BTBR小鼠的浦肯野细胞放电频率明显降低,这是由于其内在兴奋性低,收到了中间神经元的过度抑制信号。

研究人员发现,过度抑制信号的产生与中间神经元轴突末端钾离子通道Kv1.2的下调有关。他们使用DHA作为Kv1.2的激动剂。体外电生理实验表明,加入DHA后,浦肯野细胞的放电频率明显增加。同时,腹腔注射DHA后,BTBR小鼠的自闭症类似行为也得到了很大缓解。

研究人员还利用化学遗传学,通过设计药物激活特殊受体,增强BTBR小鼠小脑特定区域浦肯野细胞的活性,从而改善自病行为。

虽然还处于研究阶段,但靶向脑抑制环路确实为自闭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孤独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