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确诊自闭症,家长该如何做?

2024-10-07 04:56 来源:今日自闭症 今日自闭症 字号: | |

孩子刚刚被确诊为孤独症时,多数新手家长会感到很迷茫,四处找寻专家,到网上查找资料……然而专家们的话或者是网上的信息多半会使家长们陷入一些误区,如果不能走出这些误区,家长们往往会做出很多错误的选择,以致出现各种问题,甚至错过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期。

那么,家长们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有哪些呢?

1、自闭症患者是天才?

有些人以为,自闭症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天才。确实,会有一些患者有着特殊的才能,如同电影《雨人》中的哥哥雷蒙,对数字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但事实上,自闭症患者中,有80%-90%存在智力问题。还有一些人误以为自闭症患者没有感情。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只是在理解和表达上存在困难。

2、自闭症患者是精神病患者?

虽然很多自闭症患者智力发育迟缓,但未必都是“弱智”。把自闭症当成精神病患者是错误的,自闭症儿童其实更需要社会的理解与接纳,而不是被视为异类排斥在外。

3、无药可治所以要放弃?

虽然自闭症有很多的治疗方式,但是目前为止,只有症状的减轻,鲜有治愈的案例,有人提出,无药可治所以要放弃。但是,确实是有许多孩子在专业的教育训练之后,生活规律了,也能够说一些话了,因此不可轻易放弃治疗。

如何避开这些误区?

首先,家长要能区分事情的重要程度。

在孩子的日常训练过程中,由于孩子每天的状况会有变化,干预取得的效果也会有些微差别。比如:昨天你喊孩子的名字,他知道应答,而且反应还很快,可是今天不知道什么原因,你喊了孩子的名字,他半天没有反应,采取了多种措施,也无济于事。如果一直在这个环节上反复,就无法按导师制定的计划进行其他的训练。

这个时候,家长不要纠结,要学会辨别主次,做到适当放弃、合理妥协。只要你认为按照导师的计划,孩子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就不要纠结于一次两次的失败。

其次,判断的标准在于家长自己。

刚给孩子进行家庭干预训练时,对于导师给出的方案,家庭成员往往理解的也各不相同。作为孩子日常养护者的家长一定要清楚自己目前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方案是否适合,实施方法是否有效,孩子的日常养护者比其他家庭成员更有发言权。

最后,家长要摆正心态。

家长要认清现实,接受孩子的实际状态,用乐观自信的心态去陪同孩子去改变。

当我们情绪焦躁时,不妨想一想:孩子才是我们的焦点,孩子的需求才是我们的关注点,我们只要做,孩子就会有变化,不做,孩子永远不会有变化,我们不能被自身的情绪带偏。

当然,在治疗孤独症的道路上,家长们往往要面对更多的困难,但无论如何都要铭记,只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科学正规的训练方法才能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所以,孩子得了孤独症不要怕。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孤独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