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班主任对自闭儿童及陪读老师的影响

2024-10-12 14:16 来源:今日自闭症 今日自闭症 字号: | |

如果老师和学校能接受我们的孩子进入学校。那上ASD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哪些又是老师最介意,最希望我们解决的呢?或者说,哪些问题入学前解决得好,就更容易让老师接纳,能更好地提升孩子融合生活的质量?

1、不打扰别人

不要干扰同学学习、老师讲课。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可以安坐。不能有干扰性的问题行为,比如离座、出怪声。不要对班级的纪律卫生造成不良影响。比如间操、升旗等集体活动排队时不要乱动。队列行进间,速度不要过快过慢,不和前后同学冲撞。不和同学起冲突。和同学相处时,不发生过多的争吵打闹,比如争抢物品、课间午休打闹。懂得物品归属,处理好自己的空闲时间。

这样老师就不需要总处理他和同学的矛盾。也会减少和其他家长冲突的机会。孩子融合过程中的压力一方面来自老师同学,另一方面也来自其他孩子的家长。

2、照顾好自己

能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和卫生。跟随老师的集体指令。

这两方面做得好,就基本可以达到底线,从而不给老师添麻烦。其实,凡是被学校劝退的最主要问题,都不是学业,最激烈的矛盾都出现在行为、情绪问题上。

所以还没入学的小龄儿童的家长,在整个康复干预过程中都要始终注意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那怎样才能保证学习生活质量,处理好行为和情绪问题呢?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我们遭遇孤独症是不幸的,但我们也有幸生活在一个信息传播便捷的时代。科学的干预方法,通过各种网课可以很方便快捷,很经济实惠地学习到。

我们家庭教学水平提高了,理念科学合理,运用融会贯通,才能帮助到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学习质量,以及孩子的生活质量,也就会减少很多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

在对方法和原理一知半解时,不要着急教。因为我们教学方法的不科学,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给孩子积累行为和情绪上的问题。

我们也要明白:我们不可能把问题行为完全消灭掉。普通孩子也会有问题行为,可能我们孩子的问题行为处理会更困难。如果我们进入普通学校,仍然有一些问题行为会干扰到班级和老师。如果有陪读老师,班主任又对陪读老师有哪些期待?

对陪读老师、

1、不影响班级常规活动、班主任常规工作。

这一条永远是进入普校的底线。如果孩子出现了问题行为,陪读老师的处理一定以不影响班级为第一原则。

在辅助和强化的方式上,都尽量不要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比如课堂上尽量杜绝语言辅助。如果肢体辅助引起孩子的抗拒,也要慎重使用。强化物也要尽量低调。会引起其他同学围观羡慕的零食和小玩具,要慎重使用。代币是非常方便低调的强化方式,在融合环境中比较适用,在上学前建立完备有效的代币系统,会很有帮助。

2、不搬弄是非。

班级里突然多了一个人,不管这个人是特教老师还是家长,都会给班主任带来不适的感觉,被监视的感觉,做起事来束手束脚。家长会不会把自己的一些问题告诉其他家长,家长会不会发现工作中的一些疏漏?

陪读老师要多表达对老师的认可和尊敬。让老师打消疑虑。

3、不给班主任增加负担,对班主任的工作有帮助。

有的家长会给老师提建议如何去帮助孩子。有的老师会把这些当成家长的额外要求。其实老师的精力平均分配在每个人身上是非常有限的,每一个孩子的家长都希望老师多关注自己的孩子,普通孩子的家长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对老师其实是额外的要求,老师没有义务为我们的孩子多做,有的老师会觉得家长有点不懂事儿,问题不少,额外要求还多。

陪读老师给出建议要委婉,要简单具体,可操作性强。不要表现你比老师更明白孩子的问题。不要指望占用老师太多的精力。占用老师太多精力,就相当于给班主任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恰当帮助老师做一些辅助的工作,减轻老师的负担,让老师感受到有陪读老师在,对老师是有帮助的,不是添麻烦。

除此之外,陪读老师不用只盯着自己的孩子,可以为班主任分担一些工作,多帮助班级中的其他孩子。但是对于班主任的辅助,要注意分寸界限,事要多做,姿态要低。

4、虽然不完美,但是方法科学,孩子有改善。

如果已经非常努力,还是有一些干扰性的行为,对班级造成一定影响,那我们至少要让班主任感受到我们非常愧疚,并且非常努力、非常配合老师的工作。而且我们的方法是科学有效的,孩子虽不完美,但是不断改善与提升。

孩子有进步,不是我们自己去说、去辩解,而是让班主任切切实实感受到。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孤独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