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科普专栏|发育障碍宝宝的进食口腔训练

2025-04-15 23:25 来源:今日自闭症 今日自闭症 字号: | |

姿势控制

发育障碍的儿童进食时首先要正确调整儿童的全身姿势以抑制异常姿势和异常的运动视式,促使儿童全身肌张力相对正常,维持良好的姿势如下:

儿童独立或辅助坐位,头部中立,左右对称,颜面处于正中位;

颈部与肩垂直或向前微展曲;

两肩等高,双侧上肢对称置于躯干前方的桌面或膝盖上;

躯干直立,脊柱伸展(避免过伸);

骨盆稳定、两髋等高,髋关节弯曲90°-100°,稍外展;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部对称踩在稳定的平面上,踝关节可稍背屈。

稳定的体位

稳定的坐位、良好竖颈是能保证吞咽正常、充分发挥摄食功能的体位。对于不能竖直颈部,且口腔咀嚼吞咽功能差、呛咳呕吐明显的儿童,躯干直立或向后倾斜均可,年龄、体重较小儿童可采取抱坐喂食,较大的儿童可用特制的三角椅面对面进食、辅助下坐位进食、坐在姿势矫正椅上进食等方法进行。全身屈肌张力较高的脑瘫儿童可采取俯卧位喂食、侧卧位进食等方法进食。进食体位选择的原则如下:

要避免引起全身的肌张力增高;

避免不必要的不自主运动或异常姿势的出现,身体两侧对称,一切动作都从身体正中线开始;

避免前推儿童的头部或使儿童的头向后倾,易引起窒息;

禁止仰卧位进食;

不能将食物倒入儿童口中,易引起呛咳。

口腔功能矫治

口唇闭合不全者:

治疗师可使用电动牙刷或冰袋,以兴奋性的手法刺激面颊、口唇;

也可让儿童咀嚼味道或对口腔刺激感较强(酸、脆、冷、粗糙、硬)的食物,以增加其面颊和口周的感觉刺激输入及反馈;

经常性地使用手指敲击儿童的上唇数次,向左右侧方轻轻地牵拉唇部肌肉,可以诱导儿童的口唇闭合纠正流涎。

出现强直性咬合反射者:

治疗师应缓慢上推儿童下颌,向颞颌关节施压,或用较厚的塑料汤匙沿面颊缓慢探入齿龈处,随着上下颌的运动,咬合反射即可逐渐缓解;

也可用戴上手套的示指或小指,以平行牙根方向和固定的压力,规律、轻柔、缓慢地抚触牙龈、牙齿各面及舌头。

口腔感觉过敏者:

治疗师可先用儿童的手在上唇中央位置向下、在下唇沿水平方向向后方轻按压或抚触,待儿童习惯后,再用干布从唇周围向中央慢慢擦拭,习惯后逐渐加上牙龈、牙齿及舌头按摩(也可将泥状食物涂抹在儿童手指上,并且轻柔地引导他舔食物),不断刺激口腔直至逐渐脱敏。

下颌不稳者:

治疗师可运用下颌控制技术改善。

前方控制技术:治疗师坐在儿童对面,把大拇指竖向放在儿童的下颌骨上,中指放在下颌骨下方来控制下颌开合;

后方控制技术:治疗师坐在儿童后方,把食指横向放在下颌骨上,中指放在下颌骨下方来控制下部和嘴唇的张开与闭合;置于下颌处的手指需对下颌施以柔和而沉着的向上推力,且保持手部不离开,同时鼓励儿童收回下巴,也可让儿童建立用嘴巴含住一系线的大纽扣或压舌板,使纽扣或压舌板不被治疗师拉出。

咀嚼差者:

治疗师可利用细长的厚片状食物激发撕咬动作的出现;将烤而包、地瓜等切成小块状,沿面颊部送至臼齿位置并轻轻按压一下,诱发下颌运动,进行咀嚼训练,强化咬肌肌力。

舌运动不良者:

治疗师可用头部浅平、钝圆的勺子放在舌中央部分,将儿童舌头往下压、往内推,让舌头保持在口中,以阻止舌头外伸;

可以把食物放在嘴唇的两侧、上方和下方,来进行练习。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孤独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